2020-09-15T08:31:33+08:002017-05-19|Research, 最新消息|

澳門大學與南京工業大學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研合作取得重大突破,為實現高效低成本的新型鈣鈦礦發光二極體(LED)奠定了理論基礎,相關結果獲國際權威科學期刊《自然通訊》刊登。澳大的研究將進一步大幅提高鈣鈦礦型LED的發光效率,有望把低成本、環保高效的LED顯示屏和LED光源帶進日常生活中。

該研究清晰闡明了常規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,在運用其於發光二極體上遇到發光效率的瓶頸,並提出透過調控鈣鈦礦的維度來克服此機理上的瓶頸,從而實現高效率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。澳大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邢貴川以第一作者的身份,與南京工業大學校長黃維院士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岑子健教授共同主導完成研究,並獲《自然通訊》刊登。

邢貴川表示,目前最新的商業化技術是“有機發光二極體"(OLED),而新型的鈣鈦礦材料比OLED更容易製備、發光顏色更容易調控、成本也更低廉,因此鈣鈦礦LED有望成為OLED的下一代顯示技術,能進一步降低LED顯示面板成本和普及LED顯示的應用。澳大的研究工作有助進一步大幅提高鈣鈦礦LED的發光效率,從而推動該技術的發展乃至商業化,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。

邢貴川是新型鈣鈦礦材料在發光應用研究方面的起始人之一,他以第一作者發表、開啟新型鈣鈦礦在發光方面應用的論文“Low-temperature solution-processed wavelength-tunable perovskites for lasing”刊登在2014年的《自然材料》上,目前已被引用600餘次(google scholar)。他另一篇以第一作者發表的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機理研究“Long-range balanced electron-and hole-transport lengths in organic-inorganic CH3NH3PbI3”刊登在2013年的《科學》雜誌上,目前已被引用1800餘次(google scholar)。也因其在新型鈣鈦礦光電子應用研究方面的貢獻,邢貴川在2016年獲頒“PVSEC-26 Young Scientist Award”。

新聞來源:傳訊部